流水日记 · 2021年7月27日 6

长沙搞团建

团建,是团队建设的简称。来源于MBA系列课程中,管理与领导力框架的常用工具:team building。原本team building的理念是通过非工作手段,让员工的多方面个性和人格被同事熟悉,从而让工作环境实现多元化,多元化是创造力的重要来源。一家公司的创造力很大程度上和多元化是紧密正相关的。所以team building的核心是鼓励和推动公司文化的多元化。

然而,21世纪初期,这种手段从中国大陆的外企开始,被急于了解世界且深深刻下了上进心的年轻本土企业家熟悉。随后他们在自己的企业也开始模仿这套框架,但逐渐被简化,更重要的是被美化为公司福利,半强制性地被推广在互联网公司、民营中小企业,乃至蔓延至企事业单位。

通常这些组织的管理者的团建方式是:用低廉的成本,1-3天的时间(多为占用员工的法定休息时间),半强制性地带领公司的中层和基层人员,到远离工作属地的地方,半封闭式地让这些人员发生工作以外地关系。譬如: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穿同住标间室友的一次性拖鞋、被迫听同住标间室友上厕所的声音、被迫同时睡觉同时起床、迫于社交压力共进早餐、被迫参加团建目的地的团体活动或游览项目。另外,由于原理生活区域和工作属地,大家必定同吃同住,饭局酒桌上也必定要拉近距离。

综上,一个提升多元化和创造力的team building工具,只保留了名称,实质已经本土化为“土团建”了。

企业的管理层其实很清楚这种“土团建”带来的收益:进一步获取管理约束力的边际效应。绝大部分陌生人之间是有清晰的界限感的,接受或拒绝相对简单。但一旦拥有共同体验后,就会产生灰色地带。

举个最简单的例子:一个陌生人直接向保安小哥打听所在单位的消息,极有可能被干脆地拒绝。但如果散一支烟一起抽几口,成功的概率会高很多。再进一步,如果连续好几天都跟保安小哥主动打招呼,再送一条好烟,一切都会不同,可能不光是打听的消息,连额外的八卦都可以收获很多。

企业的管理者对团建的预期就是,通过漫长和高频的共同体验,达到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灰色地带达到最大值,在必要的时候,尽可容易地从被管理者那里获取这些灰色地带产生地收益,包括劳动力、社会资源和违法包庇等。

我们所在地浙江著名落魄互联网民营企业,平时就有大量地团建,每年组织一次远距离的outing。

以上说了不少废话,现在就来讲讲今年去长沙的outing。

目的地是领导选的,他认为长沙距离适中,消费合理,日程安排正好。

这次全程都由组委会的同事安排,把所有人都框得死死的。还不让带家属,让你丢掉念想,忘记自己的过去,全心全意投入到团队建设的情绪中。高铁上,我旁边坐了一名女性,似乎没见过,不敢搭话,临近下车才发现一个认识的同事和她说话,尴尬得很,做戏做全套,干脆就一直不说话,到站马上就尽量远离,实在不好意思。

到长沙前,我的标间室友(平时跟我关系最好的同事)就说可以免费蹭他长沙的好朋友几顿饭。我想着是当地人,找的美食不会错,就跟着去了。

周五晚上一到长沙的酒店刚刚安顿好行李,我们就匆匆下楼,准备去蹭饭了。万万没想到,恰巧碰到老板,看我们大晚上出门,问我们去哪儿,我们说去找朋友吃烧烤,嘴贱多问了句你要一起吗。结果,他居然回答:好啊。这不完全不是领导的标准答案啊。领导不应该是说:“不了,我还在些工作要处理,你们玩得开心。”吗? 真不拿我们当外人。

说回烧烤,炒饭和烧烤都不错,但当地人朋友力荐的油焖小龙虾和口味虾,反而比较一般,不差,肉质甚至还挺不错,但真的就一般。没有网传那么神。吃完这顿还不错的宵夜,喝了两瓶啤酒,我就和标间室友到酒店就快速入睡了。

第二天,起的很晚,错过了去岳麓书院的大部队。我刚起床,标间室友说:你既然都错过游玩项目了,要不跟我去cross fit健身吧。我回:有病吧,出来旅游跑去健身。标间室友:去吧去吧,我都帮你报名预约好了,钱不退的。

话都说这个份上了,只好硬头皮去了,我还说了声谢谢。我真虚伪。

奇怪的团建项目

练完之后匆匆吃了碗盖码饭,赶紧往湖南省博物馆跑去,因为预约了下午的解说。到了之后才发现,其实博物馆本身就有免费解说。我们这个导游其实是个非官方的野导游,她自己也是买票进来的。好在她讲得还不错,我们也是自己花钱买的,就酱。

不得不说,湖南省博物馆馆藏还是很有分量的,陈列和解说都非常棒,值得留出一天来慢慢看。展品也是独一份的。主要就是马王堆出土文物。缺点就是博物馆人太多了,我看有个胖老外都热哭了。

镇馆之宝是辛追夫人,不让拍照。有兴趣可以搜一下,最好是实地去看一下。

博物馆出来已经又饿又渴了,和同事一起赶紧叫了长沙名品,茶颜悦色。

对于长期喝奶茶的我来说,第一杯说不上很惊艳,比普通奶茶店的口味更有自然的茶香。没觉得非常好喝。但是,啊,但是,奇怪的事情发生了。喝完一杯,不腻。很快就想喝第二杯了。茶颜悦色的价格比喜茶和奈雪要略低一些,买起来也觉得很顺手。我们基本上每天都要喝1-2杯,我听说同行的还有一天3-5杯的。

喝完奶茶,就临近晚饭时间了。当晚,部门准备了集体晚宴,摆了5张10人桌。这种场合,必然有表演,还要没有传统敬酒环节,吃完饭一行人浩浩荡荡到湘江上坐船,看毛。如下图,我稍微觉悟差了些,没多看。下船之后,直接到太平老街。因为那里有我憧憬的食物。

太平老街上,有公交新村米粉的老店(如下图)。不得不说,长沙的米饭真的是有特色。汤底鲜香,米粉爽滑有嚼劲。端上桌来直接吃就已经很好吃了,长沙的粉店还提供小的料碟,可以说是画龙点睛的存在。公交新村我只点了一碗牛肉雪里蕻,分分钟解决,太容易吃了。当天晚上时候不早了,没有恋战,吃完一碗就回酒店睡觉。

一碗粉哪里过得了瘾,第二天一醒来直奔长沙朋友推荐的刘百味。听说这家还没成为网红,但却是名副其实的老店。果然不负众望,我和标间室友一人两碗粉,两盘凉菜。 总的来说,粉都底味都不重,但都够味,需要自己根据喜好添加小料,达到最佳状态。所有的粉,汤底和米粉都是一样的,不同的地方全靠“码子”,也就是浇头。 而码子我没吃到任何踩雷的,也就是说,在长沙,只要是一碗粉,可能都是好吃的。 长沙的粉,值得再跑一趟。

超级文和友也是长沙的一个地标吧。怎么说呢,这个地方的存在其实有点尴尬。我觉得文和友的火爆,不是说本身的创意或者设计有多优秀,也不是里面餐厅味道有多好,而是全靠长沙本地旅游行业同行的衬托。因为来长沙,你一旦去过岳麓山和橘子洲,你就没地方去了。在长沙这种夏热冬冷的地方,文和友承载了旅游流动人口的室内观光需求。

不过作为一个主题公园,进出免费,拍拍照也是不错。顺道来停留一下看个新鲜就够了,专门跑一趟不值得。

最后,我要表扬一下当地的苍蝇馆子,类比一下,这个就好比是成都的明婷饭店。 有特色,够当地,更亲切。虽然有点网红,但是毕竟口味还是不错。烫毛肚很神奇,汤底用了山胡椒油,有一种在吃泰国菜的错觉。铁板鹅肉,这个太绝了,第一次吃完全片成片,没有一丝骨头的鹅肉,唯一不足是加了嫩肉粉。

长沙之行就是吃吃喝喝,连纪念品都选不走一件。大家喜欢来长沙,可能很大程度上都因为这里既有一些新鲜感,但又没过多地抢夺你味觉以外地感官,每一个过客都还有足够的空间和精力来体会旅行的过程。我这趟来跟着团建的名义来,虽然初衷不是心甘情愿,但走过一趟就像留下一个分身。标间室友再一次和同房,也算是友情更进一步吧。虽然这个标间室友在离开长沙的前一天晚上佯装请我游泳,实则是利用我游泳健将的身份对他进行一对一教学辅导,虽然他假装邀请我到罗森一起吃方便面,实则威胁我如果不从他就要在房间吃,把泡面味所在狭小空间。但我总是看破不说破,他的小心思总是掩饰得故意让你看清楚,这种人能有什么坏心思呢。

长沙是个不错的城市,很本土很有味道。但下次愿意带我的家人去,品得更细一些吧。后会有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