转岗
刚刚提到这家民企我待了两年了,单位里面有一个规定,满两年后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岗一次,前提是最近两次绩效打分要高,且自己能够通过新部门的面试。趁过年前,仔细思考了一下自己的特点,回顾了一下过去两年的工作,萌生了转岗的念头。前述两个条件都满足了,所以理所当然地我即将要转岗了。新的岗位做商业政策分析,说人话的话,这个岗位主要是根据项目提案,来评估决定一个商业项目的生死存亡,资源分配。有事权财权,为最终结果负责,我想我更适合这样吃智力饭的部门。
应急管理的工作做了刚好整两年,是时候改变一下。应急响应本来吃的是个劳动饭,核心卖点是执行力和解决眼前棘手问题的能力,主打短平快,对于思考长远却没什么要求,所以团队里面多是部队、警察和国安出身跳槽过来的。部门老板过去也是体制内烙印非常深的处局级干部。
这群人除了体系内培养出来的令行禁止,还有个特质,就是特别能熬。熬和忍不一样,忍是逆来顺受不施加反抗正面的迎接原本抵触的事务;而熬不一样,熬是在一个被束缚的框架里阳奉阴违暗度陈仓,甚至可以不跳出框架创建一个让自己相对舒适的小世界。应急的工作还是非常辛苦的,但能熬会熬的人,是可以坚持下去的。
不过“熬”这个过程也是非常艰苦的。首先心理上一定是不轻松的,正因为充满不确定性,所以“熬”才成为局中人的一个选项。另外,“熬”很容易让人迷失自我。这个部门里面的“熬神”,基本上都没有了自我意识。从一些简单的事情都能看出来。
比如在喝酒这个问题上。现代社会,在头部企业中,实际上没有那么多的场合是你无论如何都推脱不掉的酒局和酒,这是我近几年观察的结果。冲在前面一定要喝的,不外乎三种人。一种,就是唯上的。无论如何,就是要让上级开心,一场酒里面,礼义廉耻仁义道德这些都不重要,只要奋力激发领导的多巴胺和荷尔蒙,那么他的目的酒达到了。很显然,灌自己酒配合一些场面话是最容易上手效果也是最好的方式;另一种,就是凑热闹。这种人是最笨的,稀里糊涂就陪着喝下去或者被灌下去。可能没有任何一杯酒起到任何作用就上头了;最后还有一种,就是好面子,被局面架起来,下不了台的人。婚丧嫁娶升迁中奖,这些场合下,这种人最容易被周围的推手搞倒。
擅长“熬”的人,必定在上述三种人当中,每一种都是“身不由己”,但根本还是自我意识的逐渐丧失。当然自己在酒局开始前就想好了,老子今天就是要喝醉喝透的人,不在此列。
我对熬这个能力没啥特殊的好感,本身也不难学,也不觉得需要跟他们学这些,而新的地方有我更看重和愿意登高之处,决定就这样平淡无奇地、没有挣扎地飞快完成了。
新的部门不再有夜班,可以预见的将来也不会有假期值班,大部分人的背景也都是外企咨询公司,酒局文化完全不存在,更没有上传下达,不存在形式主义。总体上是个更加专业的团队氛围,听说聚餐一般是中午还不喝酒,团建一般是下午去捏脚。不过,我并不反感过去两年的经历,某种意义上,这些哥子确实更加讲义气,人情味还是比较重,许多人已经不再单单是同事了,更像是朋友吧。但办公室就是办公室,不是讲感情的地方,道别这群朋友,我还有很多路要走。

????虽然隐约有些说教的味道,又隐约有些精英中产的拗范,但坚持写作总归是好的
谨听教诲
隐约隐约我的重点在隐约